母亲的爱好比阳光,无论时间多久,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温热...
父爱深沉、母爱无私。母亲的爱好比阳光,无论时间多久,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温热...
今朝就听老上海人回忆回忆自己“外圆内方”的上海姆妈
讲述人:丁婷婷
大家也可以先看下面的文字版哦!
清明时节,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姆妈。姆妈不是上海滩有显赫背景的富家大小姐,也不是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的女强人,她只是上海滩一个普通的知识女性。
丁老师母亲幼年时
姆妈1928年出生于苏州吴江同里镇,同里镇是“浮躺水波上犹如一朵睡莲”的地方。水乡的润泽,使有着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的姆妈,特别伶俐。
姆妈的外祖父,是一个私塾的教书先生,他用《易经》中的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给她们三姐妹起名,大姐元贞,二姐亨贞,我姆妈利贞,寄意她们日后生活亨通美丽。
丁老师母亲三姐妹
姆妈是个贪吃星,她经常依在堂屋的门边,等外出教书的外祖父回来,因为外祖父总会在袖笼藏一只苹果等东西,这是他教书的人家给的,他舍不得吃,要给“小四官”(苏州人称小孩为“官”)吃的。
1937年“八•一三”,日本人扔炸弹,她们随父亲避难到上海,住在费孝通的大舅舅杨千里的家里。姆妈说,她那时十岁不到,杨家人都很喜欢她。一个乡下小姑娘第一次到上海,什么都是新奇的。一次,她拿杨家小姐梳妆台上的鹅蛋粉都抹在脸上,惹得大家笑弯了腰。
后来三姐妹就跟着我的外公来到上海,住在永嘉路的慎成里。姆妈在启秀女中读书,她说,她英语特别好,经常被外国老师叫到讲台上朗读英语课文,朗读完毕,外国 老师总是赞扬说,噢,我今天好像吃了一客冰激凌。姆妈说,就是在启秀女中读书时,她读了鲁迅、郭沫若、《简爱》《约翰•克里斯多夫》.....
在生活里,姆妈被爸爸称为“鸡蛋大王白脱迷”,她欢喜吃“凯司令”的奶油蛋糕。平时注重外表的修饰。她从年轻直到老年,一直喜欢去坐公园,享受大自然的阳光和空气。这或许与她在中学时代所受的教育分不开。
姆妈又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她很有主见。第一次考大学,姆妈考上了沪江大学,这是一所教会大学,学费很贵。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沪江读了半年,她又去考便宜的国立上海商学院(现在的上海财经大学)。回忆起她大学的生活,姆妈总是非常深情。
丁老师母亲的大学毕业照
姆妈的“方”又体现在她的工作上。1950年从会计系毕业,在浦东高桥上海石油供应站计划科工作。由于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科的工作是相当重要和繁忙的。姆妈说,每年编制计划,她都要乘几十小时火车,去北京石油总公司出开会。有一次她竟然在火车上流产了。
在我的印象中,姆妈的“圆”又体现在她脾气好,对人和气,我从她身上学到更多的是礼貌、谦让、通情达理和处事的智慧。
连我的儿子现在碰到纠结的事情,也会记起他外婆的“至理名言”——“凡事都有商量的余地”,他会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文革”时,我们还小,看到有些打砸抢的行为,不能理喻,这个时候,正是我们世界观形成的时候,记得姆妈就暗暗跟我与哥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下之意,做人一定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使在我已是花甲之年,我还是会以这句话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丁老师母亲年轻时
姆妈只是上海滩千千万万个“上海Lady”中的一个。然而姆妈的美貌,姆妈的风度,姆妈的人品给认识她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姆妈,我想侬。
喜欢老底子的故事吗?→赶紧来投稿,讲讲老早个事体!说不定你的文章也会被我们采用哦~
投稿邮箱:helloshanghai@xinmin.cn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