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 录
新闻频道news.xinmin.cn

写给长宁的十封情书!请把我留在这里!

来自小侬粉丝的十封最美情书,献给最爱的长宁区。

在上海人眼里——


由于有了历史悠久的中山公园,长宁区显得古朴又雅致;


由于有了连接世界的大虹桥,长宁区显得摩登又开放;


由于有了最顶级的别墅老洋房,长宁区显得复古又内敛;


由于有了名人辈出的百年名校,长宁区显得博学又清高。



来自小侬粉丝的十封最美情书,献给最爱的长宁区——


▌Grace Zhang

家住市三对门,江五延安成长,作为土生土长的长宁人,长宁对我来说就是故乡,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魂牵梦萦的故土,因为那里有我的妈妈,我给长宁的标签:母亲。



▌天蓝蓝水清清


我就住在娄山关路附近,旁边就是百盛、汇金百货等商场,但它总是给人很低调的感觉,路两旁的银杏树更是增色不少。晚上看着树上挂的霓虹灯渐变着颜色,脚步就会不自觉停下来,望着它们,心里就会很温暖。



▌蕾(没有兔子)


在上海这几年,从求学到工作包括蹭住在内,住过松江区、虹口区、普陀区、徐汇区、长宁区,还是觉得长宁最安心。它不够繁华,因为市井气息,有些地方显得有些乱糟糟,但就是讨人喜欢。


喜欢早上穿过两条马路迎着买菜、买早点的老人家去上班,菜场的小工在我忘带钱包时会笑笑说下次带来不碍事的,24小时随时去门口便利店买水买零食,夏秋天晚上睡不着觉出来溜达从不担心安全。


这两年常和朋友们聊着择一城终老的话题,我并不知道我最后的选择是不是上海。如果是的话,愿意偏安长宁。



▌筱春

在这片土地上,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还记得小时候芙蓉江路是一片农田,我们在那边抓螳螂、斗蟋蟀;
还记得天山电影院的仙女雕像,每次都要下巴仰到天上才能望见,因为它真的好高好高;
还记得天山一条街有多热闹,小摊贩们一个接一个紧挨着,我那讨价还价的本领就是从妈妈那儿学的;
还记得那里的中山公园比现在要大好多,里面游玩的项目也不少;
还记得我被推荐到市三女中参加那里的拔高班,结果老师上课讲的题目都好难;
还记得小学时候去西郊宾馆吃过饭,在当时真是饕餮大餐,绝对高大上;
还记得我的母校谷一中学和天山二中,记得亲爱的老师们,也记得同桌的你,带着一副黑框眼镜和一颗细腻体贴的心;
还记得很多很多,身在长宁、长在长宁,我爱长宁。



▌悠悠

我印象中的长宁是一个低调、从容与优雅的结合了中国古典美与西方现代美的大家闺秀。没有陆家嘴那终日的车流不息,在中山公园里处处可以看到悠然自得的居民,或写着毛笔或打着太极。特立独行,与世无争。



▌龚明

长宁支路上可口的小吃,中山公园优雅的演出,龙之梦川流不息的人群,让你虽身在市区,但节奏适宜。在这里,我度过毕业后最初的四年,这里的阳光柔软、温暖。



▌润润

我是长宁人,茅台路是我的家,从仙三幼儿园,长宁实验,天山二中,天山中学,人生中前18年里的大部分时间几乎从没有离开过长宁。


我记得遵义路上的交通公园,经济的天山路上的天山电影院和它边上恐龙主题的肯德基,记得中山公园边上的麦当劳,记得茅台路上的天天文化用品商店,当然,天山一条街等等等等。
如今,我长大了,我喜欢它悠然的愚园路上秋天午后透过树叶缝隙看到的阳光,喜欢悠然的长宁绿地公园里茂盛的油菜花,喜欢夏天的仙霞路夜市,喜欢定西路的海鲜粥。


还有我家门口的缤谷广场,对面的长宁图书馆,隔岸相望,一商一文、一雅一俗,和谐共存。这些或淡然雅致、文艺装B,或热烈狂躁、激情屌丝,都在长宁里得到融合,不生硬不隔阂。


我爱长宁,我看着她的变化,因为变化里刻着我的成长。我爱长宁,什么都有,一切走在前端。动静皆宜,雅俗共赏,淡妆浓抹总相宜。



▌S


还记得我们游荡在新华路的法国梧桐、中山公园的糖炒栗子、秋霞阁的梅干菜包,满满的都是怀念与回忆。




▌T T Athrun


喂,考试奖励去哪儿、春游秋游去哪儿、放学踢球去哪儿、全班旷课去哪儿——中山公园不仅仅是个公园。




▌安楠楠


好听的上海话,感觉长宁的上海话最好听了。




不知各位长宁人看了这十封情书,是不是十分感同身受,反正小侬已经快哭瞎了呢?



更多上海老照片老故事,关注侬好上海微信回复数字就能看啦——


回复数字0419,从前的虹口,你还记得吗?

回复数字0504,致我们记忆中的南市区

回复数字0818,我家在静安,给所有心怀静安情结的上海人!

回复数字1014,20张老照片,带你兜兜记忆中的徐汇区!

回复数字1115,坐上时光机,看看从前的杨浦区


喜欢的话就关注我们并分享至朋友圈吧!


【田小鱼、浅浅综合编辑】

点击图片分享到上海滩微博

标签:长宁情书
文章评论 0条评论

月份牌

19号 彩虹妹 Rainbow
活泼开朗的她,是欧巴桑们买东西的“幕后买手”!结棍啊!
喜欢在网上买各种各样有创意的小玩意儿。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下次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查看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