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后忍不住泪奔!
还记得“万元户”这句上海俚语么?
曾几何时,“万元户 ”一词风靡上海滩十多年,并走向全国。
时过境迁,如今在上海,每年收入一万元只能算穷人了,每月一万元也不是什么值得傲娇的高薪了。
个么当年,“万元户”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这背后的故事还是老有劲的哦!
①还记得36块钱的工资吗?
在1960年代末,当时的企业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小青工学徒期都是17.84元,满师后都是36元。
这样的分配方式显然无法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大家的对策是拿多少钱干多少活。所谓“36元万岁”,就是这个意思:只要少干活,36元拿它一辈子也划得来。
这几乎是一代人的风气,大家干活都提不起精神来。应付上级的“作秀”除外。
也许50岁以上的上海人还记得,每天下午4点半还没到,家家厂门口都拦着一根红布条,布条后面是几百个推着自行车,拿着包的工人在那儿等着。只听一声铃响,布条垂落,工人们便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厂门。
这样的工人还要算是好工人了。
更吊儿郎当的,当然是经常迟到早退溜号以及挖空心思请病假的。
实在混不到病假,无法找借口迟到早退溜号的日子里,大家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依然是,怎样才能用不着上班?
(小侬:原来,当年阿拉阿爸姆妈也跟我们现在差不多嘛……)
——“怎样才能用不着上班呢?”
——“需要有足够的钱来吃老本。”
——“那么,怎样的老本才算足够呢?”
到1970年代末,上海的企业工资已经在36元基础上调整过两次了,大部分人工资是41元。
按41元计算,全年工资是492元。想要一年不上班,必须有这样一笔老本,它的年息要超过492元!
银行历年的利率表写得很清楚,从1979年4月1日起,整存整取5年期的年息是5.04!
人们很快就算出来了:如果有10000元的老本,每年就可以得到504元的利息,正好略高于492元工资。
结论也跟着出来了,怎样才能用不着上班?必须至少有10000元老本。换言之,你必须是个“万元户”!
中国第一套人民币的一万元
还真有。
1970年代末,正是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时候。当年的小姑娘就狠应景地流行起“嫁人要嫁‘海陆空’”。
这“海陆空”的“海”,就是家里有海外关系的,文革一结束又可以从国外寄钱回来了;这“陆”其实是“落”(吴语陆落同音),就是家里刚落实政策,发还财物,官复原职的;这“空”也与“落实政策”有关。住房紧张啊,只有落实政策的人家才会有儿子结婚用的“空房子”啊。
那些人家补发工资总额就超过10000元了,这样的人家就是如假包换的“万元户”。
还有那些文革一结束就做了第一批个体户的,比如在华亭路卖牛仔裤,在胶州路卖海鲜,几年工夫也很有可能就积攒到了10000元。
大家迅速达成共识:要想不上班,除非“万元户”!于是,“万元户”就这样传开了。
也有人提出异议,说想要拿到504元利息,这10000元是要整存整取5年的,那还是要5年以后才用不着上班啊?狠有道理。
④“万元户”以前是流行语哦!
作为俚语,“万元户”的基本意思就是“钞票老多”。
某人上周刚请过客本周又要请客,朋友就会说,“侬‘万元户’啊?”
某人不肯出血,不肯挺庄,也会嘟囔:“倷盯牢我一家头啥体啦,我又弗是‘万元户’啰。”
后来,“万元户”又有了“派头老大”的引伸义。
这之前,上海人说一个人“派头老大”,一般说“伊老海外箇”或“伊老四海箇”,到1970年代末,就被“万元户”替代了。“万元户”不流行了以后,才是“掼浪头”,再以后,才是“豁胖”。
当时流传的另一句俚语就是“没空”,以及它的反义疑问句“有空哦”。何以“没空”? 忙着“扒分”啊。
这两年,人们好像又有点懒于上班的味道了。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都在想,个么现在有多少存款才可以不用上班捏?
小侬也按照前面那个办法算了一下,如果除去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等因素,按2014年上海人平均工资65417元算,想要一年不上班,必须先有一个年息超过65417元的老本。
按照今天的存款利率,工行存3年的年息是3.5,算下来,你必须有一个至少187万的老本,存在银行3年以后,才可以不上班,在家吃老本!
如果存1年的话,你必须有262万的老本,才可以不上班!
有更多的上海人,早就不存银行,投入股市了!但是这两天的行情,已经让很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泪奔~~~~~~~
还是专心上班吧!!!
改编自@畸笔叟 的新浪博客,原文获授权转载,本文有删改。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系侬好上海原创作品,请尊重知识产权,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主页面底部菜单,可阅读完整版权声明。
【小主综合编辑】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