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拼打工人
上海地铁里,
一名女生深夜举着吊瓶赶地铁
看得不少网友眼圈发酸,
甚至有网友给出了
“最拼打工人”的称号。
5月2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称:在上海地铁站里,看到一名女子竟深夜举着吊瓶赶地铁。
5月30日,记者联系到视频拍摄者,该网友表示——
事情发生在5月28日晚上22点左右,当时他正准备去吃夜宵。在上海13号线马当路地铁站,看见了一名正举着吊瓶输液的女生。一开始以为她拿着的是饮料瓶,没想到竟是输液瓶,甚至还有小半袋没有输完。
他猜测女子是在医院打针,有重要的事情去做,才会举着吊瓶坐地铁。
网友表示自己没有恶意,只是觉得女生很坚强、很不容易。
“工作了七八年,也在不同的城市待过,这种情形真是第一次见,就记录下来。就感觉在上海生活挺不容易的,看了挺难受,有点心酸、心疼。”
很快,本尊就现身了!
疑似举吊瓶的女生“东东”
在评论区留言:
“是我。赶最后一班地铁,住得太远了”
5月29日晚,“东东”发帖称“真的是怕没地铁了”,并附上前一天(5月28日)的朋友圈截图:
一名身穿灰衣的女生在某工作室内打着吊针,配图文字为:“最拼打工人,忙到十点怕没地铁,还带着输液瓶上了地铁,好丢人。”
记者与“东东”取得联系后,她告诉记者,在地铁站内举着吊瓶的女生就是自己,最近生病高烧了三天,所幸目前已经退烧,并无大碍。
“我第一天是在医院打吊针的,打到了凌晨两点,就让医生开药签字带回家了。”
“东东”还向记者介绍,自己是一名舞蹈工作室的负责人,由于仍在创业初期,每天都要忙到很晚。等到下班之后再赶去医院输液常常要折腾到凌晨,第二天又不得不早起,实在有些顾不上。
工作室我必须盯着,所以没办法再去医院输液。
“东东”在工作室输液的画面(受访者供图)
“东东”透露,自己曾从事医护工作,后两天都由她给自己输液。而视频当天,是她在工作室给自己输液以后赶地铁的画面。因为她住的地方距离市区20多公里,当时不想浪费钱打车,也不想浪费药水,又不是很清楚地铁到几点结束,害怕夜里赶不上,于是举着吊瓶直奔地铁站。
视频在网上传播后,“东东”注意到很多网友在关心她,称她很努力,很不容易,“我很感谢网友的关心,很温暖也很感动。”
东东坦言,没有任何一个职业是容易的,工作都很辛苦。同时,她也提醒网友,“大家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
此外,她还表示,希望自己的行为千万不要引来模仿,因为输液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太多,“生病就应该去医院,健康最重要。”
女孩创业之“拼”
让不少网友感叹
“生活不易”
“姐妹辛苦了,给你一个抱抱”
也有网友提醒
“身体更重要!”
还有不少网友评价
女孩行为的“大胆”
“如果出现了输液反应,很危险”
输液时注意别四处走动
有些药需要避光。让输液瓶暴露在阳光下,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硝普钠、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等需要避光的药物成分容易受到破坏,药效降低,甚至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输液时要注意避光,更不宜走到室外阳光强烈的地方去。
妨碍对输液过敏者的观察和抢救。患者体质及病情不同,对于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即使皮试阴性,也应在静滴过程中严密观察。过敏体质的患者和儿童,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较大,若在远离医护人员的地方出现过敏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可能失去宝贵的抢救时间。
增加感染风险。如果输液时离开医务人员巡视,一旦发生输液针头脱出、移位、漏液等现象,会导致药物外渗,皮下肿胀、疼痛甚至静脉炎,增加患者的痛苦,延误治疗。
输液本是无菌操作,自己挂着吊瓶或家长带输液患儿出入医院的各个角落,一是空气中含有粉尘、微粒及细菌,如果没有达到完全封闭式输液,四处走动可能导致环境中的致病菌及过敏原进入体内,引起感染,增大过敏的风险;二是医院作为公共场所,随意走动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本来是来医院治病的,结果又增添了新的疾病,得不偿失。
此外,输液中如果有胰岛素等特殊药物,更应严密观察,患者不宜走太远。若因为发热、肝炎、肠道传染病等需要在门诊治疗的患者,应隔离输液,以防止交叉感染。
此外,
小侬的一位医生朋友也表示:
很多病不需要补液的,
口服效果也很好。
与其冒险“移动”输液,
还不如改口服药。
总之,
身体是自己的,对自己好点。
忙了一头忘了另一头
有时也是得不偿失
对此,你怎么看?
【侬好上海·田小鱼综合编辑】
素材来源:@新闻坊 @东方网,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