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你最关心的人!
今天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
新闻发布会上,
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通报:
3月29日,我市新增326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565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26例确诊病例中,17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291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1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5656例无症状感染者中,5131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525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今天,黄浦江以东、以南及毗邻区域
开始实施第二次核酸筛查,
之前两天的核酸筛查进展如何?
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
予以解答
↓
截至目前,在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共完成910万人的核酸检测,在浦西区域的非重点区域开展抗原筛查,共筛查1087万人,均发现一定数量的检测结果异常人员,为尽快切断病毒传播,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起到了重要作用。
请广大市民继续配合筛查,根据社区工作者的组织安排,做到分批、有序、保持距离,要戴口罩、不聚集。封控期间,确有应急就医等紧急需求的市民,可联系所在居(村)委会、街镇或家庭医生给予协助。
图 新民晚报记者:陶磊
一是办公楼宇(包括商业、办公、园区等)。
二是建筑工地(包括工人宿舍、食堂、厕所)。
三是公共场所(包括各类公园、开放式绿地、公共厕所、公共空间各类城市家具、座椅、护栏、亭、箱等)。
四是交通工具(包括交通枢纽、公交站点、地铁、公交、出租车、火车、飞机等)。
五是农贸市场
六是大型商场
七是社区(包括住宅小区、集中租赁住房等)。
八是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初、高、大学、培训机构等)。
九是养老机构
十是家庭
近日来,上海每日新增感染者持续高位,全市医疗卫生系统承受了巨大压力。目前,市、区两级已启用一批集中隔离收治场所,另有多个大型场馆在改建中。本市已组织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仁济医院、新华医院、市一医院、市六医院、市九医院、市十医院、同济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市级医院整建制派出医疗队员管理集中隔离收治点,做好医疗支持和保障。
至于集中隔离收治场所对环境的影响,在场馆选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考虑,进行了综合评估,按要求与居民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将按照标准做好医疗废弃物、污水处理、场馆消杀。
风险人群中检出感染者的比例变高了,
是什么原因?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分析了原因
↓
他说,这与病毒传播特点有关。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本市近期报告的阳性感染者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奥密克戎毒株BA.1的传播速度比德尔塔毒株增加约70%多,而BA.2又比BA.1传播速度高出60%多。
吴寰宇介绍,在开展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调查处置时,扩大了风险人群的筛查范围,在这类人群中发现了更多的阳性感染者。 另外,通过切块式、网格化筛查发现,本市疫情呈现区域聚集和全市散发并存两个特点,发现的感染者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病例。因此,针对聚集性疫情传播链、重点场所和重点职业人群进一步加强筛查,这也提高了在风险人群中的发现比例。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
有什么适合的方子
或中成药推荐给大家预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
吴银根给大家支招
↓
上海中医专家根据临床表现和救治经验,总结出新冠肺炎变异株感染病属湿毒疫,这是一种以湿和毒为最主要病因的疾病,用的方法是解热毒、化湿毒、祛瘀毒作为主要治疗的法则,在前一个阶段治疗当中发现用了中医中药以后,病人核酸转阴时间能缩短。
关于老百姓自己来防护或者自己用中医中药调理,建议三个原则:“健脾、化湿、清热”,三个原则组成的方剂各个医生开的可能都不一样,但是都是可以的,有几个建议:
一是对于轻症病人或者无症状病人可以选用连花清瘟胶囊,大家都知道这个药。经过新的实验证明对奥密克戎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奥密克戎造成细胞损伤也有作用,供大家参考,但是不主张大家都去吃,因为是药,有副作用。
对于在医院或者跟病人接触的人员都很辛苦,想要有预防,很多单位都自己使用了一些方法,比如龙华医院制定了五味药组成的“龙医正气方”,已经用了一个阶段。组成的药比较简单,由银花、连翘、藿香、白术、甘草五味药组成的,没有副作用。对于大家要吃的处方首先第一条要没有副作用,大家都能适应,而且又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的。
假如不想找医生处理,自己用点药,中医经常用的玉屏风散或者补中益气汤,对于气虚、补气和平常传统中对感冒有治疗作用的药也可以采用,有的市民说,自己体质不一定气虚可能阴虚嘴巴干,根据当时的表现采取一些食物或者泡茶类的也可以。
吴银根再次强调,在中医中药对新冠肺炎预防和治疗当中,平常根据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但是有症状不舒服的话还是要找专业医生咨询。
中医专家开的方子
大家都记住了吗?
赶紧get√起来
@你最关心的人吧~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