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news.xinmin.cn

儿子意外离世 ,79岁阿婆欲取其41万存款遭银行拒绝!又是难在证明!

为法院判决点赞

  儿子意外离世

  留下多笔共计近41万元的存款

  作为唯一法定继承人的老母亲

  想要从银行取出这笔钱

  银行却拒绝了她

  这是为什么?

  近日,

  #79岁老人欲取离世儿子41万存款被拒#

  话题冲上热搜

  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事情是这样的↓↓↓

  今年79岁的赵阿婆,几个月前,刚刚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她的儿子孙某溺水身亡,走得突然,未留下任何遗嘱。

  孙某在银行有41万存款,母亲赵阿婆是儿子孙某的唯一法定继承人。但她到银行取款时却遭到了拒绝。




  银行拒绝的理由是——

  无法辨别老人

  是否为死者唯一继承人

  因此赵阿婆只能委托律师起诉到法院。

  参与审理这起案件的主审法官周晓黎介绍:“这是一个岁数挺大的老太太,她儿子在银行里有13笔存单,合计40多万块钱,银行拒绝让她取这笔钱。银行也是为了保护所有法定继承人,它不能确定原告就是去世儿子的唯一法定继承人。”

  一般情况下,

  遇到已故储户亲属来取款,

  银行的通常做法是——

  让取款人到公证部门公证或者

  通过法院判决来诉讼解决。

  多名网友表示:

  银行的做法可以理解

  法官周晓黎说,她也曾劝赵阿婆走公证程序。

  但阿婆表示,她了解到公证处同样需要提供各种繁杂的证明,年近80的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原告说公证处需要提供很多证明,有一些证明是老百姓自己开不出来的,就诉讼到法院了。我们也看了她的一些证据、村委会的一些证据,以及派出所给出的一些证据,这些证据证明死者没有配偶没有子女,他父亲是先于他去世的,我们基于这些证据又去做了核实。

  经过实地调查走访,

  法院最终确定

  赵某是儿子孙某的

  唯一法定继承人

  并做出判决:

  银行五天内将孙某名下存款

  支付给原告赵某


  为法院这个判决点个赞!

  周晓黎说,赵某是否为孙某唯一法定继承人,是当时银行和公证处的主要顾虑,但如果各方都不积极履职,这笔钱就取不出来,原告赵某的合法权益就陷入无解的死结。

  银行想,如果由公证处或者法院出这个证明,银行才能把存款给支取出去,这样他们没有责任。公证处当时也会有这个顾虑。说实话,我们当时压力比较大,也考虑到如果有其他情况,但是也在想如果所有人都这么想,这笔钱就没法取出来了。

  虽然最终赢了官司,

  但原告赵阿婆还是自愿承担了

  3725元的案件受理费,

  也支付了律师费。

  网友们表示理解的同时,

  也建议可以简化流程。

  繁杂的自证程序,

  既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也平添了基层法院的工作量。

  大数据时代下,

  能否安全、便捷地解决群众

  在合法继承遗产时遇到的难题?

  成了公众关注的话题

  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肖一表示:“空间肯定有,以后全部联网了,可能房地产中心的所有数据与公安部门和银行的所有数据都联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估计可能以后都不需要老人去主张,银行直接告诉你,你现在儿子死亡了,你是唯一继承人,我把他的存款给你。”

  此外,有网友提到的

  5万元以下可简化流程

  这是源于——

  近年来,原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委,先后出台多个已故存款人存款查询、提取的相关文件,将提取流程由“公证+银行审核”简化为“银行审核+个人承诺”,免公证提取的限额定为1万元,并允许银行上调至不超过5万元,方便群众办理存款继承。

  未来相关部门

  是否会进一步上调额度?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张红表示,对已故存款人的存款提取程序进行简化,需要在继承便利和保护存款安全之间寻求平衡。但首先应打破更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尤其是促进公安机关的信息共享。在大数据时代,技术上已不存在难题。

  张红说:“其实关于身份信息,最权威的肯定是公安机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那里掌握的是最真实、最准确的信息。有没有可能它们(银行和公安机关)之间形成类似于协作的关系。信息的共享,其实还是可以有一些操作的空间和可能性的。”

  希望以后能有安全

  但简便的流程出现吧!

  【侬好上海·田小鱼综合编辑】

  素材来源:@中国之声@九派新闻,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劈硬柴pik5 ngang2 ssa4

释义:各自付各自的账,即"AA制"。例:勿要侬一个人挺账,大家劈硬柴好嘞。

马上免费学习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查看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