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 录
新闻频道news.xinmin.cn

今日送别杨福家!你所不知道的复旦老校长的传奇一生!

杨院士,一路走好!

  2022年7月17日,

  复旦大学原校长

  杨福家因病在上海逝世,

  享年86岁。

  杨福家被人所熟知的身份

  不仅仅是复旦老校长,

  还有著名的核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等。

  他的一生留下多个「第一」纪录

  第一位在国外权威出版社

  出版英文著作的中国核物理学家

  第一位担任外国知名大学校长的中国公民

  创办中外合作大学的第一人……

  今天上午10点,

  杨福家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举行。

  人们最后一次送别这位

  教育界、科学界的“大家巨擘”。

  上午,龙华殡仪馆大厅庄严肃穆,大厅上方悬挂着白底黑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杨福家同志”,横幅下方是杨福家同志的遗像。

  厅两侧题“追求卓越精神励当世 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科学探索知微著”及“力行博雅风范垂千秋 历史使命作育栋梁争创一流谋深远”两联。

  告别仪式现场,杨福家的亲友、复旦大学师生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吊唁。

  在这里,

  小侬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

  杨福家院士的“硬核”故事

  或许很多都是你不知道的!

  “差生”的逆袭!

  从退学到考上复旦大学

  杨福家1936年生于上海,小时候机灵好动,也淘气顽皮,被视为“差生”。

  读初中时,他将粉笔灰嵌入粉笔擦中,老师越擦越不干净,盛怒之下,勒令其退学。

  杨福家的大学入学证件照

  杨福家曾多次转学,上高中时,进入上海格致中学学习。在这里,杨福家开始发奋上进,“整天埋在书堆里”。

  1954年9月,杨福家以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

  当时大学改教俄文,但他出于兴趣,经常到复旦大学的图书馆阅读一些英文原版小说,如狄更斯的《双城记》,还翻译过一些专业资料。

  杨福家因此熟悉了欧美的历史和文化,也使得他日后在欧洲留学与人交流时能够得心应手。

  一位杨福家的友人回忆到:说话激动时,杨老师略有口吃,但总能把观点说明白。说英语时,他口吃就好很多,我不知道有何科学解释。

  留校2年

  小捣蛋24岁当上副系主任

  毕业后,杨福家留校任教。2年后,在学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策下,年仅24岁的杨福家,当上了复旦大学原子核物理系的副主任。

  校领导说:“杨福家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有组织能力,又能团结人,做系主任虽然年轻,但毫不逊色!”

  这也让过去的熟人吃惊不小。有一天杨福家路过学校操场,他被一位体育老师拉住,“嗨,你这小捣蛋怎么进了复旦?我在布告栏里看到你居然成了副系主任!”杨福家定睛一看,竟然是他的初中同班同学。

  用“洋泾浜英语”

  打开通往“哥本哈根精神”的大门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杨福家曾说过,如果没有去丹麦,后面很多机会都是不会有的。

  1962年,邓小平大胆提出了“往西方派”的设想,得到中央同意。1963年,中国与丹麦签署科学交流协议,派遣两名中国物理学家去丹麦进修。

  经过层层推选,杨福家成为了候选人。1963年2月,他与其他40余名赴西方国家进修的候选人一起,集中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参加为期半年的英语培训。

  学员按入学面试成绩编成两个班,杨福家分在了程度较差的二班,与来自北京大学原子能系的陈佳洱(后成为北大校长)成了“患难之交”。两人决定,从现在起交谈不再讲中文,“洋泾浜英语”讲到底。

  五个月后考试,二班13人中有4人通过了考试,杨福家和陈佳洱都在其中。陈佳洱被派往英国牛津大学进修,杨福家则被派往丹麦的玻尔研究所。

  在那里,他亲身感受到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那实际上是一种“气氛”,一种平等自由地讨论和紧密合作的浓厚学术气氛。

  校史上最年轻的复旦校长

  面对作弊毫不手软

  1993年,杨福家出任新中国第五任复旦大学校长。

  当时,杨福家居住在河滨大楼,楼道很长,又有些昏暗,走到楼道的尽头,临了,还要上三四级台阶。

  时任复旦校长的谢希德教授,拖着残疾的腿,走过长长的楼道,来到杨福家家中,希望他能出山,一起挑起领导复旦的担子。他着实被谢校长的诚意感动了,义不容辞地进入了复旦的管理层,开始了从核物理学家到教育家的角色转换。

  “复旦要创立一流大学,如果还有学生在作弊,这算是什么学风?所以我要把这件事作为大事来抓。”杨福家说。

  1993年,就有30多名学生因为作弊被勒令退学,其中有一名学生还来自杨福家的母校格致中学,他也毫不留情按规定要求他退学。就这样,一下子把作弊的风气给止住了。

  2014年,杨福家(左二)率复旦大学师生

  赴美拜访李政道(右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有座“杨福家楼”

  学校为他专门修改校规

  在英国名校诺丁汉大学里,矗立着一座“杨福家楼”,这是杨福家于2012年结束4届校长任期时,师生对其工作的肯定——

  杨福家是英国知名高校中国籍校长第一人,而以中国人名字命名诺丁汉大学大楼,史无前例。

杨福家在诺丁汉大学杨福家楼前留影

  杨福家说,诺丁汉大学起初对他的校长任命持观望,第一个合同只给他签了三年。但他最后在诺大当了12年校长。

杨福家与诺丁汉大学执行校长合影

  “按诺丁汉大学的校规,校长任期不能超过两届,学校为他专门修改了校规。”

  4年后,中国首例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学,年近70岁的杨福家出任首任校长。

  牛顿苹果树因为他而来到上海

  杨福家第一次看到牛顿苹果树,是那株种植在剑桥大学著名的三一学院门口的苹果树。但是那株瘦小的苹果树让杨福家感到疑惑:这棵苹果树只有1人多高,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将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的样子。

  果然,剑桥大学校方告诉杨福家,三一学院的这株牛顿苹果树并不是原版的,而是从伍尔斯索普庄园引种的。

  剑桥大学苹果树

  后来,杨福家发起倡议,将牛顿苹果树引种到上海科学会堂,希望以此传递科学创新精神。

  2015年3月,上海科协赴英剪枝,将英国林肯郡伍尔斯索普庄园的苹果树引种回国。

  杨福家在辰山现场查看苹果树情况

  经过7年多的悉心照料,5棵牛顿苹果树如今已是枝繁叶茂,每年还会结出诱人的果实。

  牛顿苹果树在辰山结果

  十几年的斜挎包不舍得换

  用积蓄设立“梦想基金”

  杨福家有一个斜挎包,背了十几年都不舍得换,连拉链都拉不上了,里面总放着他爱看的报纸。他的生活过得朴素,却乐于为帮助他人慷慨解囊。

  从复旦到宁波诺丁汉大学,杨福家捐出大量积蓄,设立“梦想基金”,帮助家境贫寒的学子实现梦想。2018年,杨福家又捐出个人积蓄,用于资助在复旦大学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4年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2人次,累计发放助学金51万元。

  宁波诺丁汉大学理事长,徐亚芬的手机里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2021年杨福家最后一次来到宁波诺丁汉大学。

  当年7月,杨福家最后一次出席该校的毕业典礼,鼓励学生“追求卓越”。

  当时,杨福家的身体情况已不容乐观,长时间站立、行走有困难,但他仍坚持出席出现在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场合。谈及此,徐亚芬已然哽咽。

  他曾说:人和人的不同,在于心中的“火种”。

  他曾说:要让大多数毕业生感到,这个学校改变了我一生,这是衡量大学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他曾说:我的人生哲学是追求卓越,要么不做事,要么就把事情做到最好。

  激进、直率、顶真、国际视野……

  关于他,似乎有很多标签,

  但是他对于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至今仍令人深思。

  杨院士,一路走好!

  【田小鱼综合编辑】

  素材来源:@文汇笔会 陈圣来《那长长的走道——忆我的小舅舅杨福家 | 陈圣来》@上观新闻 @澎湃新闻 张力奋《杨福家先生二三事》@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周刊,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文章评论 0条评论

劈硬柴pik5 ngang2 ssa4

释义:各自付各自的账,即"AA制"。例:勿要侬一个人挺账,大家劈硬柴好嘞。

马上免费学习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下次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查看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