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 录
新闻频道news.xinmin.cn

张文宏:过节没出上海,一天跑了4个地方100公里!

他说"我最怕过节!"

  这个长假,

  相信大家和小侬一样好奇,

  阿拉“张爸”张文宏,

  是怎么安排8天的呢?

  小侬的好旁友,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左妍,

  替大家一路“追踪”,

  绝对独家哦!

图说:长假首日,记者跟随张文宏医生查房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摄(下同)

  长假即将过半,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的行程依旧满满的。查房、开会、线上视频会议……今天,这位“铁人”又要赶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其他专家一起大查房。

  过去这8个多月,把张文宏称作国内“顶流”应该没有异议。这位因年初新冠疫情时喊出“党员先上”而红遍全国的医生,上月捧回了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

  最忙碌的日子已过,是否可以喘口气?黄金周上哪里玩?

  “哪里有空玩!你来看看就知道了!”面对记者的提问,张文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于是,长假首日,

  记者跟随“老司机”张文宏

  飞驰了100公里,

  跑了四个地方……

  你们最爱过节 我最怕过节”

  上午8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的感染科病房走廊里,几个年轻医生的手机屏突然亮了,“主任来了!”往常,大家对主任的突袭是有些紧张的,但现在,更多的是激动。

  华山医院有个传统,逢年过节第一天,科主任都会到各个院区转转,看看值班的医生,也看看病人。

  张文宏也不例外,十一当天,他的安排就是查房,一口气排了4个院区。根据“经验”,从总院出发,按照西-北-东的路线,最后回到总院。这个线路最近,驱车约100公里,但即便一路畅通,在路上也要耗费近3小时。

图说:10月1日上午8点的华山医院虹桥院区

  陪他一起来的是科室副主任张继明教授,两人像配合默契的双打选手,又像是交往多年的老友。路上,张文宏调侃,“老张车开得没我熟练,所以我负责当专车司机。”张继明随口反驳,“你的车太破,漆都掉了。”

  和其他科室不同,张文宏查房的行程只有小部分人知道,他不要求所有人“夹道欢迎”,也没有“仪式感”,洗手换上白大衣立即进病房,一分钟也不耽搁。

  虹桥院区有40来个床位,病人多,不得已还问其他科室“借”床。一位患者家属,60来岁的老先生,一眼认出张文宏,追着他把老伴儿的病情讲了一遍,张文宏说,“我们一定会想办法的。”老先生失声痛哭,嘴唇颤抖,“张教授,您一定要救救她!”

图说:张继明教授(左一)和张文宏教授一起查房

  为什么要在国庆节查房?张文宏说,“年轻医生都在值班,主任怎么能休息?去看看他们,也是一种精神鼓励。”

  至于第二个原因,他要了解重症病人的信息,指导治疗方案。感染科多疑难杂症,需要综合考虑,经常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病人病情变化极快,生命可能稍纵即逝。“你们最期待放假休息,我们最担心放假。怕病人突然出状况,怕抢救人手不足……”所以,放假第一天把所有病人“过”一遍,看看哪些重点对象需要关注,他才安心。

  年轻医生别混日子”

  平时面向公众讲话,张文宏风趣幽默,深入浅出,但查房时听他讲话,身为外行完全听不懂。那些菌种、药物、各种英文交叠出现,仿佛暗号,让人一头雾水。而他很快就能从主管医生的汇报中抓到矛盾和重点,切中要害。“门脉高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溶贫究竟是药物引起的,还是自身免疫引起的?”

  他的语速比电视上更快,年轻医生一定要对答如流,答不上来或者讲错,免不了要“挨骂”。

  “千万不要觉得诊断完了就行了,逻辑上一定要搞清楚。”

  64岁的哈尔滨病人,在北京多家医院辗转治疗,依旧不见好,坐飞机来到上海华山医院,夫妻俩都希望,在这个国内感染科实力最强的科室,可以“一锤定音”,是死是活都别再折腾了。张文宏仔细询问后,关照医生一二三四,语重心长地说,“必须尽力,否则连华山感染都看不好,你让病人还要去哪里看?”

  在华山医院北院,几个年轻医生也没少挨骂。

  “你的上级医生怎么说,你就怎么做,这样子的医生太好当了。”

  “病人的生命都在你手里,一定要非常努力才可以。”

  他特别鼓励年轻医生要多思考,多质疑,可以顶撞上级医生,但不可以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在感染科这样犹如“侦探破案”的科室,如果不动脑,业务水平一定提升不了。

  张继明教授在一旁告诉记者,感染科的氛围轻松,但不代表对医生要求放松。年轻医生绝对不允许混日子。“他们都是科室的未来,现在不鞭策,以后科室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华山医院感染科连续九年在全国专科排行榜单中排名第一,这是压力,更是动力。

  因担心病人和家属焦虑不安,张文宏不忘耐心解释,“放心,我们只是在进行学术讨论,目前治疗方案没有问题。”

  查房时,有位阿姨使劲地敲卫生间的门,让刚刚进去的老伴儿赶紧出来躺回床上去,“快,张文宏教授来看你了,你怎么挑这种时候进去!”还有人悄悄拿出手机拍视频。

  张文宏都看到了,不生气,也不改本色,“我们是在查房,不是拍电影,你们不要围观,也不要拍下来。”轻松化解尴尬,所有人大笑。也正是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随性的说话方式,让他成为老少通吃的“时代网红”。

  “姑娘别怕 我们一起想办法”

  在浦东院区查完房,张文宏得以喘口气,坐下来吃饭。他说自己因为太忙,总是没时间吃午饭,因为有张继明教授陪着,一起“饿肚子”不太好,就让自己的学生、兼职助理艾静文医生帮忙叫了外卖。

  他的确很忙,就在从北院赶往浦东的路上,还停下来参加了公卫中心的视频电话交班会议,听了几个专家讨论病例,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张文宏米饭吃得不多,他开玩笑说因为怕“有肚子”,要节制一下。聊着聊着,又提到了他最爱的“蛋白质”。张文宏曾不止在一个场合呼吁市民“吃优质蛋白”,在查房时,他也多次关照,要给病人“加强营养”。

  在总院的病房里,25岁的山西姑娘发烧4个月了,此刻正疲软地躺着,“姑娘,你怎么那么瘦啊?”他叮嘱医生用药,强调了要给予营养支持。“有时候营养上去了,病就好了一半。”张文宏看了病人的所有检查报告,治疗方案比较明确,得知姑娘是当地的一名年轻护士,他立即弯腰鼓励,“别怕,我们一起想办法,让你尽快好起来,病人们也需要你。”

  在张文宏的科室里,病人五湖四海,毛病五花八门。症状都不一样,黄疸就分好几种,即便症状相同,感染原因也不同。“感染科就是这样,送到我们这里的往往山穷水尽了。”张文宏说,有在外院看过七八个科室,治疗了半年;有在外院做极小的手术却引发感染的;有好几个月发烧不退还查不出原因的;还有病程迁延十多年的……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路易·马斯德说,“最终的决定权,将在微生物手中。”在张文宏看来,微生物的确让人头疼。“自然界有很多微生物,它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历史比人类长很多。各种微生物在我们的环境当中到处都是,你随便就会发现很多微生物的跨物种转播……”

  感染科做的事情,就是找到病人感染的“元凶”,并且对症治疗。否则,用药几个月,也可能毫无改善,甚至加重病情。

  查房尾声,他和张继明一起去看了两个重病人。

  一个是单人间里的30多岁小伙子,大腿溃烂,生不如死。小伙子没钱,科室在关键时刻接济了他。迷迷糊糊中,不知谁喊了一声,“快醒醒,张文宏教授来看你了!”小伙子惊醒,尽管无法说话,眼泪却止不住。

  还有一位20多岁的女病人,让张文宏非常担心。“她全身无力,出虚汗,心率快,非常危险。”张文宏要求,血浆赶快申请,安素今天就上,维C也要加,否则她随时有可能踏入鬼门关。很少开口说话的张继明也按捺不住了,“她还那么年轻,我们着急啊!”

  “做纯粹的医生 就是最享受的状态”

  查房结束,已是下午3时,张文宏打开手机,回复错过的微信消息。眼前的他,头发乌黑浓密,刘海整齐,白头发非常少。很难想象这个累了大半年却不怎么睡觉的男人,竟不用忍受中年人脱发的苦恼。

  他穿着免烫的蓝色细格子衬衣,卡其色的裤子,和过去几个月来现身公开场合的装扮完全一样。他说自己没时间购物,买的衣服裤子全是同款,不用费精力搭配。

  查房的时候,经常有病人或家属主动跟他打招呼,护士们排队要求合影,有的拿着他主编的书要他签名。只要有时间,他通常不拒绝,微笑的时候抿嘴,眼睛眯成一条线。写的字都能看懂,不是传说中医生的“天书”。此时,张继明就退后一步,默默看着他笑。

  科室里的年轻医生说,两个主任都姓张,一个叫“张爸”,另一个就叫“张妈”。在张文宏院外任务繁重的时候,援鄂归来的张继明主动挑起科里的重担。“就好像大家庭里的两个家长,分工明确,从不争吵,我们就像孩子,很幸福。”

  了解张文宏的人说,张文宏平时客客气气,虽然开口就是段子,却没有什么攻击性。“现在确实也讲不出什么爆款来了,做人还是低调点。不然随口说一句,又被你们带到沟里,翻船了。”他开玩笑地对记者说。

  面对网络上分裂的评价,他选择不看。“我要操心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哪里还有精力?”

  “你喜欢站在病房里,还是镜头前?”临走时,记者问张文宏。他从车里拿出一本为青少年编写的科普作品《病菌简史》,签名送给记者后说,“做科普也是临床医生的责任,大众有需求,我们就多说两句;疫情过了,没需求了,我们自然就少说话了。”他不担心自己“过气”,“我想,能做一个纯粹的医生,就是最享受的状态。”

  说完,张文宏转身走进了红墙的感染科大楼。这位人气爆棚却没有保镖的“明星”,在华山医院就是一位普通的科主任。

  今日微信文图: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周晨昕编辑】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扫一扫关注侬好上海

文章评论 0条评论

劈硬柴pik5 ngang2 ssa4

释义:各自付各自的账,即"AA制"。例:勿要侬一个人挺账,大家劈硬柴好嘞。

马上免费学习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下次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查看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