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必看
当前,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世界“大流行”。
唯一让我们感到些许安慰的是,
在全体魔都人民一起“闷”的努力下,
上海已连续20天+无本地确诊病例。
疫情缓和,
上海人的生活正在慢慢回归~
疫情期间与现在茂名路对比图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但是…
连续几天出现输入性病例,
又不得不让我们依然保持警惕!
在这种形势下,
上海人都在问:
现在可以出门动动了吗?
“神兽”什么时候可以去学校?
去餐厅吃饭要注意些什么?
还有快递小哥啥时可以进小区?
……
今天小侬帮大家精选了
30个关于近期上海人
上班生活如何应对疫情
的权威回答!
赶紧来看看吧↓↓↓
1、问:国内疫情逐渐稳定,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佩戴口罩,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有专业的指导意见吗?
答:有三类人必须戴口罩: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者必须佩戴口罩;依据执业规范和有关规定相关从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从事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事疫情相关工作人员);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场合)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包括医院、福利机构、学校、交通工具及站点、影剧院、室内游乐场所等)。
同时,三类人可自愿戴口罩:倡导年老及体弱者,免疫力低下及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自愿佩戴口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吴凡)
2、问:复工后,每天戴着口罩坐在办公室,实在太闷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中央空调或通风系统?
答:这需要根据办公场所的环境来看,人员密集的办公场所建议仍然要保持开窗通风,当前春意渐浓,室内温度适宜,原则上不建议使用中央空调。符合中央空调使用要求并运行通风的,要定期清洗空调系统进行清洗,对空调的回风口过滤网进行消毒。要采取消毒剂浸泡的方式,不能用擦拭的方式消毒。使用中央空调时一定要注意关闭回风系统,加大新风量。(上海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消毒科主任朱仁义)
3、问:3月份开始,我和我老公都要去单位上班,扔下10岁的孩子自己在家,上网课和吃饭都成难题。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能不能有一个申请居家办公?
答:我们呼吁,企业和职工有事多商量。企业要充分考虑到职工的实际困难,尽可能采取弹性工时、远程办公、居家办公等措施,使职工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能兼顾好子女看护。对于采取灵活用工措施有困难的企业,希望员工理解支持,通过协商采取企业自设福利假,或者职工之间调班轮休、使用带薪年休假等办法。(上海市总工会)
一新媒体公司戴着口罩在开视频会议,有的员工可以在家云办公
新民晚报 周馨 摄
4、问:现在,发生了小的交通事故怎么处理?
答:为减少人员聚集,对于这类轻微碰擦交通事故,可通过“快处易赔”微信公众号、“交管12123”APP、“上海交警”APP进行线上处理。民警现场处置时,也会优先指导当事人进行线上处理。当事人可全程手机办理事故处理和事故理赔。(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
5、问:疫情期间,我听建议说,要确保食品烧熟煮透。那么,现在日料店的刺身还能去吃吗?
答:只要是有资质的商家,按照要求制作、销售的生冷食物,都能正常吃。(上海市市场监管局)
6、问:吃了这么多天外卖,想去餐厅吃饭。怎么做才能比较安全?
答:排队取餐或付款时应佩戴口罩,与相邻顾客保持一定距离;尽量选择通风好的位置就座,饭前要洗手,进餐时少交谈、不摸手机;合餐时注意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感染;付款首选电子支付,减少使用现金。(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
上海市民的传统早餐重新回归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7、问:上海的商场基本都开了。如果现在去商场购物,要注意些什么?
答:选择通风良好的商场、超市,尽量避开客流高峰;超市购物前列好清单,缩短停留选购时间,一次性足量购买。(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
8、问:上海的旅游景点都开放了吗?可以报团出游吗?
答:到3月20日,上海大部分A级景点都开放了,但所有景区、景点都限流。上海市旅游企业也已经恢复了上海范围内的跟团游、一日游等产品。游客请错峰出行。(上海市文旅局)
9、问:周末想带孩子去上海动物园游玩,可以喂小动物吗?
答:目前,上海动物园是特殊时期的有序开园,儿童动物园喂小羊(家养的)的互动项目取消了。至于其他野生动物,是严禁投喂的,它们由饲养员专门照顾。(上海动物园)
上海动物园恢复开园
新民晚报 李永生 摄
10、问:当前形势下,可以出境游吗?
答:外防输入已经成为目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北京时间3月20日6时59分,全球已有176个国家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鉴于这种情况,专家提示,目前不建议出境旅游。(国家卫健委)
11、问:现在国外疫情蔓延,从国外入境的人那么多,最近去机场坐飞机会不会有风险?
答:上海两大机场内部都开辟了专用通道和区域,从重点国家入境的旅客下飞机后有相关通道和安排,避免和一般旅客混流。目前,上海将24个国家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国家。(上海口岸部门)
在上海两大机场,千余名公安民警24小时值守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12、问:进入文化场馆,小朋友也要出示“随申码”吗?
答:各场馆规定不一。上海博物馆:小朋友需要出示绿色“随申码”。上海科技馆:儿童进入场馆,经过测量体温,家长验证“随申码”后,由家长填写《儿童健康信息承诺书》进行信息登记,通过安检后入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
13、问:图书馆里的书在借出去之前,消过毒吗?
答:上海图书馆部分恢复开放后,还书也需预约。每天对服务区域的流通书刊进行紫外线消毒,并对读者归还的书刊统一消毒后上架;读者亦可使用自助图书消毒设备对所借书刊进行再消毒。(上海图书馆)
14、问:快递员现在能进小区吗?
答:快递员进小区目前还没有完全开放。部分小区已对快递员实施有条件进入,具体规定可详询居委会。(各社区)
不少小区门口都设置了“无接触收货存放点”
新民晚报 种楠 摄
15、问:家政员可以上门服务了吗?
答:不少小区已开放家政员进入。家政员进小区,先要出示绿色“随申码”,扫描二维码看最近去过哪些地方,然后找物业签上门服务健康承诺书,再量体温就能上雇主家门了。(上海市家政行业协会)
16、问:清明快到了,但现在疫情还没结束,可以去扫墓吗?
答:今年清明期间(3月28日至4月12日),不建议前往公墓现场祭扫,全市经营性公墓将推出集体祭扫、网络祭扫、代客祭扫三项服务。个别确有落葬或现场祭扫需求的市民,可提前向各公墓预约。(上海市民政局)
17、问:浑身松散就想动一动,我们可以踢球赛了吗?
答:按照最新规定,对体育运动场地的人数和项目不再要求,按照适度、有序原则,由各场所方根据项目和场地特点控制即可。简单说,可以双打了,可以踢对抗比赛了。(上海市体育局)
兵乓房里市民可进行双打
摄影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18、问:这段时间,住房装修不得不暂停。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继续装修?
答:目前由各企业根据工地人员健康检查合格情况,向业主及物业提出复工与开工申请。施工人员凭身份证与实名报备证明进入小区后应立即进入工地,减少出入次数,不得四处走动。(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
19、问:抖音上的直播招聘会靠谱吗?
答:要注意鉴别。上海各级人社部门创新疫情期间就业服务模式,奉贤区人社局曾开展了一场“就业战疫”抖音直播招聘会,对接6家优质企业参与直播。宝山区就促中心也将招聘会搬上了“抖音”平台,共上线50家企业1624个工作岗位。(上海市人社局)
20、问:上海各类学校,到底哪天能开学?
答:3月份起,上海大中小学开展在线教育,学生不到校。后续到校学习时间,将视疫情情况,经科学评估后确定。
开学需符合三个条件: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绝大多数认可开学是安全的;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到位。(教育部、上海市教委)
21、问:幼儿园、托儿所、校外培训机构线下课程何时能够恢复?
答:上海各培训机构和托育机构目前仍暂缓开展线下服务,恢复时间将另行告知。各机构要加强与学员或其家长及员工的沟通,妥善做好相关服务调整等工作,并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上海市培训市场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2、问:上海今年中考、高考是否延期?
答:中考时间将视疫情情况,经科学评估后确定,将提前向社会公布。至于高考时间,教育部正在广泛征求各相关方面的意见,近期会作出决定。(上海市教委、教育部)
23、问:中小学的暑假时间是否会缩短?开学后会占用周末时间补课吗?
答:很多中小学生已通过线上学习等方式对课程进行了学习。等到开学之后,学习如何衔接,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情况可能不太一样,会结合各个学校实际情况做出研判。(教育部、上海市教委)
三门中学初二学生在家学习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24、问:疫情期作息被打乱了,现在经常睡不着觉,怎么办?
答:睡前避免浏览疫情信息,避免接触让自己情绪激动的事情;认真安排饮食,营养均衡合理;学习自我放松的技巧,如呼吸放松等;每天做一些锻炼,建议达到心率120次/分,微微出汗,每天持续20-40分钟为宜,但不要在睡前运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25、问:现在能去医院正常看病了吗?
答:上海各医疗机构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正陆续全面恢复门诊。就诊前,患者可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咨询,预约就诊。可以独立就诊的,尽量不要带陪同者。(上海市卫健委、各医疗机构)
仁济医院实行全预约就诊
新民晚报 杨建正 摄
26、问:疫情以来,上海的养老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家属也不能去探望。我们何时才能去探望老人?
答:在疫情风险没有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封闭式管理还将继续执行一段时间。目前,各养老机构普遍建立了“视频探访”制度,鼓励入住老人与亲属通过视频报平安、唠家常。(上海市民政局)
27、问:孩子面临升学,为就近上学想给他迁户口,迁户口可以网上办理吗?
答:上海市内户口迁移,可通过“一网通办”总门户进行网上申请。民警收到申请后会进行预审,材料齐全后受理。网上受理后将进入审批流程,审批通过的,将通知申请人到落户地派出所窗口核验相关证明材料原件、现场办理落户手续。(上海“一网通办”网站)
28、问: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是否可以打印“随申码”作为凭证进出办业务?
答:“随申码”有效期为30分钟,超过有效期无法扫描确认是否可以通行,需要重新申请,因此不建议打印。如有困难,具体情况应向场地管理方反映并遵从规定。(上海市大数据中心)
上海书城福州路店,顾客读者需扫“随申码”方可进入
新民晚报 杨建正 摄
29、问:疫情期间健身房、美发店、培训机构停业,会员卡可以退掉吗?
答:预付消费卡用户除非在办卡时签订的合同中便明确可以解除合同,否则因为疫情原因,消费者直接提出解除合同,要求全额退款,很难得到支持。建议消费者与商家协商,通过延长使用时限等方式解决。(上海市申房律师事务所主任孙洪林律师)
30、问:我的工作性质与疫情防控一线有关,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很久没休过周末了,可以向单位提出补休吗?
答:如属于休息日加班,员工有权提出补休,单位应当安排补休。
虽然法律规定单位既可以安排劳动者补休,也可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但是,从出于保护员工健康权和休息权的角度,应当优先安排员工补休,并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员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律师周蒋锋)
现在来看~
我们所期待的疫情被控制,
重回正常生活已经离我们很近了!
但有了好转不代表就胜利了、
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以撒欢了~
只有全球都控制住了,
才算真的控制住。
大家脑子里“防病毒”这根弦还得绷紧了!
【田小鱼综合编辑】
问答来源:@澎湃新闻,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