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知道的举手!
跨年之际
一波“霸王级”寒潮
让上海人体验了一次久违的超冷体验!
你还记得老底子
家里没有空调暖气的时候
阿拉都是怎么度过漫长冬季的吗?
今天小侬就用上海话
带大家回忆回忆
一起找找童年过冬的感觉~
在没有空调热水器的小时候
冬天全靠这些东西取暖
▽
煤球炉
老底子到了冬天,上海人家里都是要生煤球炉子的。
上海小囡小辰光都看过大人换煤球,有时候换了晚了,煤球没着,还要去邻居家借一块红煤球重新来过。
点煤球炉子的时候,那个烟是非常得呛人,一定要避开。
冬天的时候,全靠煤球炉来烧饭取暖,到了晚上,要把煤球炉子封起来,留一点点火,第二天“撬”开来就可以直接用了。
晚上家里人坐在炉子边上,烤烤手、茄茄山河,过了一会脸就烤得红彤彤的,浑身都暖和了。
老虎灶
老早底用煤球炉子要是来不及烧热水,是要跑到弄堂里的老虎灶去泡开水的。
在“老虎”的“前胸”有两只龙头,要泡开水的居民只要将热水瓶、铜吊凑到龙头下面,用手一扳就可以了。
泡一热水瓶水通常一分钱,一铜吊水好像是三分钱。
冬天喝热茶、冲汤婆子、冲热水袋、刷牙洗脸、洗洗弄弄,全靠热水瓶和铜吊装开水。
汤捂子
汤捂子也叫汤婆子,冬天晚上睡觉全靠这东西。
汤捂子的形状就像一个小南瓜,有的是铜的,有的是塑料的。
因为汤捂子的口比较小,所以装热水的时候是需要些技巧的,不当心的话容易烫到手。
汤捂子装好热水以后,往被窝里一摆,这一夜都暖和得不得了。为了防止它太烫,长辈还会用旧衣服旧布头帮它做一件“外套”,这样既不烫手,又可以保温一整夜。
热水袋
热水袋和汤捂子的分工不一样,汤捂子主要是晚上被窝里用的,热水袋主要是白天用的多一点,拿着比较方便。
热水袋还有不同的尺寸,小号、大号、特大号都有,姆妈怕热水袋烫伤小孩子,都会给热水袋做一件“小衣服”。
冬天的时候,不管是看电视、嗑瓜子、搓麻将、茄山河都可以把热水袋抱着,不要太舒服哦。
后来又流行电热水袋,水冷掉了也不需要换水,直接插头一插就行了,但是用起来总觉得没有老式热水袋安全。
在没有羽绒服、加绒裤的小时候
我们都穿这些“御寒宝物”
▽
节约领
节约领也叫假领头,是上海人的一大“发明”。
春秋天的时候,有衬衫领的假领头,到了冬天,也有做成高领羊毛衫、高领绒线衫的假领头。
又保暖,洗起来又方便,还可以换着穿,哎呀,想出来的人真聪明。
绒线衫、绒线裤
以前冬天没有羽绒衫,也没有现在流行的加绒裤子,身上经常要穿两三件绒线衫,棉毛裤外头,还要加一条绒线裤。
这绒线衫、绒线裤都是姆妈一针一线织出来的,哪位姆妈织的花头好看,式样时髦,小朋友穿到学校去,不要太扎台型噢。
“蚌壳”棉鞋
现在冬天保暖的鞋子各种各样的都有,以前没这么多花头精,大家穿得最多的就是“蚌壳”棉鞋。
样子就长得像一只“蚌壳”,料子是灯芯绒的,当中夹棉花,穿起来又轻又保暖,几乎人人都有一双。
带绳子的大手套
以前不像现在走到哪里都有暖气,冬天出门是一定要戴一副很厚的手套的,否则手上长了冻疮,后悔就来不及了。
老早手套都是又大又厚,上面还连着一根绳子,可以把手套拿下来,挂在头颈里。这样子,小囡就算在外面白相疯特了,手套也不容易弄丢。
还有阿拉上海人
传统的冬季暖身美食真是从小吃到大呀
▽
烘山芋
小辰光的冬天,来一只热烘烘刚刚出炉的烘山芋,是上海小囡顶顶幸福的事情。
在路上,看到有人卖烘山芋,闻到这个香味道,真是路也走不动了。
烘山芋又好捂手,又好吃,真是一举两得。
冬天捧在手里,像个汤捂子,掰开来,这香喷喷的味道,口水也要流下来,直接拿在手里啃,又香又甜又糯,嗲了不得了。
羊肉汤
上海人到了冬天都是要吃羊肉的,阿拉从小就听大人讲,多吃羊肉就不怕冷。
用羊肉熬出来的汤,汤头颜色是奶白奶白的,上面再撒上一点香菜、蒜苗、胡椒粉,这味道噢,真的鲜。
冬天,一碗热烘烘的羊肉汤下去,舒服得不得了。
全家福
到了冬天,尤其是过节家里来客人,上海人台子上肯定少不了一个汤,就是全家福暖锅。
这全家福暖锅里面,好东西多来,有的肉圆、鱼圆、自家做的蛋饺、粉丝、大白菜、咸肉、百叶包、香菇、黑木耳、肉皮、冬笋……老大一锅,鲜得来眉毛也要掉了。
大家坐在一道吃这个全家福暖锅,不但吃了人身体暖和了,心里也暖和了,这就是过节的味道。
在没有浴霸、暖风机的小时候
我们是这样洗澡的▽
浴罩
以前是没有浴霸的,冬天洗澡很冷,于是上海人就发明了一个东西,叫做浴罩。
小朋友在家洗澡的时候,先弄一个大盆,盆里面加好热水,调好水温,然后再罩上浴罩,就能让热气不跑掉,特别实用。
孵混堂
以前上海人住房条件有限,每个礼拜都会去一次公共浴室洗澡。
那时候的公共浴池多人合用一池,池水混浊,所以就被称做“混堂”。
“孵混堂”,意思就是在浴室里放松放松,比如扦脚、搓背、嘎讪胡……也算是老上海的一种文化了。
上面说的很多东西,估计现在吹空调长大的小盆友们,听也没听过,看也没看到过,已经成为历史啦!
现在回头想想,竟还有些怀念呢~
最后小侬温馨提醒大家
注意添衣保暖
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过个平安快乐的元旦假期哦!
编辑/音频朗读:小主
素材来源:上海有腔调(id:shanghaistyle021),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