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 录
新闻频道news.xinmin.cn

有兄弟姐妹的人,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有一种情 叫兄弟姐妹情!

80、90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代独生子女...

小时候的你,是否也曾幻想有个兄弟姐妹?据说很多人都想有个哥哥,可以保护自己。

如果有了兄弟姐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的人生又会不会变得完全不同?

今天就听老上海人来给我们讲讲,有兄弟姐妹的感觉,原来是这样的!


文:丁婷婷


放开“二胎”以来,耳边不时飘来“大宝反对妈妈生二宝”的奇葩事。我不禁想起了我们那时兄弟姐妹一大串的美好时光。

中国传统思想一直是多子多福,再加五十年代受苏联(现在的俄国)的影响,一般家庭都是有三四个孩子,甚至五六个,同学中“阿五头、阿六头”很多,孩子多的妈妈还被誉为“光荣妈妈”,独生子女反而会被人背后议论,指指点点说“这个小囡是领得来的”。


图片来自博客@秋色凤凰

我家现在就哥哥和我两个,但实际上是我妈妈流产了一次,吃了一点苦,所以生我以后妈妈不准备生育了,还给我取名“婷婷”。

虽然,我们只有兄妹两人,但我们是个大家庭,与伯伯叔叔家住在一起,堂兄堂弟堂妹好多个,因此我也是“兄弟姐妹一大串”,享受着“大带小”的欢乐。没有孤独,没有寂寞。

 

我和哥哥在中山公园合影

 

你是我的兄弟姐妹,你是我的心有灵犀

 

我与哥哥相差三岁。记得妈妈说,她坐月子住在4号,哥哥跟着祖母住在10号。妈妈刚从医院回家,哥哥就跑到4号敲门,说要看妹妹,妈妈就给他一粒糖吃。没想到他一会儿又来敲门了,“看妹妹”。妈妈被他三番五次搅得无法休息。妈妈每当说起此事总是笑着说,不知是真的要看妹妹,还是要吃糖。

 

每当听到妈妈说起,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温馨的场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伏着身子望着摇篮里熟睡的小妹妹。

 

哥哥说:“月亮里有个婷婷”,2个月的我笑了

 

这是我2个月大的照片,也是我出生以后的第一张照片,咧着嘴笑得可甜了。

 

妈妈说就是哥哥在旁边逗我,“月亮里有个婷婷”,我就“咯咯咯咯”笑个不停。其实那时我是不可能听懂他的话的,可我为什么会笑得那么开心?

 

90后的儿子曾与我说,妈妈,我要是有一个妹妹就好了。我有些心酸,不知他想到了什么。
 

 

你是我的兄弟姐妹,你是我的最好玩伴


有兄弟姐妹就有天然的玩伴,在家里就可以天翻地覆地玩。

 

那时玩得最多的是“躲猫猫”。拿一块手帕把一个人的眼睛蒙上,然后其余人四处找地方躲起来,床底下,阁楼上……当我被发现捉将出来的时候,哥哥们就得意地哈哈大笑,笑得是那么得开怀。

 

每当暑假寒假,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就在客堂里的八仙桌上下棋,人矮,我跪在凳子上下五子棋、跳棋、军旗;在天井里踢毽子、跳绳、扯风铃;


 

最开心的是两张八仙桌一拼,上面搁两块奶奶缝被子的铺板,“噼噼啪啪”,你推我挡,打起乒乓球。我在大学里还代表班级参加过乒乓比赛,那一手可是客堂里练就出来的本领。


 

你是我的兄弟姐妹,你是我的天然老师


有兄弟姐妹就有天然的“老师”。我们那时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兴趣班,哥哥就是“老师”。


堂哥惕惕多才多艺,写得一手好字。我就把他的字当字帖,临摹着写。所以,我的字也写得不错。

 

那段特殊的岁月,大家都停课在家,失去读书的机会。堂哥惕惕总会从外面变着戏法带回一些书。


我跟着他看了伏尼契的《牛虻》、托尔斯泰的《复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马的《茶花女》、《普希金作品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这些经典之作让我深深陶醉。



想不到十年以后我阴差阳错走进了大学就读中文系,一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跻身”市重点66、67届初中高中生中,竟然也完成了学业,真是靠着堂哥的引领在“自家图书馆”接受了熏陶,打下了基础。


我至今还保存着一本小的硬面钞,在封二,堂哥惕惕特意给我画了一棵美人蕉,我用它抄录书中优美的诗句。



跟着哥哥们去新城隍庙买洋虫,放在小小的自来火盒子里饲养;围着哥哥缠着哥哥听他们讲福尔摩斯的故事;看电影、游泳、放鞭炮哪一样少得了哥哥们的陪伴。

 

图片来自摄影师秋山亮二作品集《你好小朋友》

 

有兄弟姐妹多好。

 

有人说兄弟姐妹就是:

一起打闹的是你,陪我长大的是你。

你长得有点像我,我长得也有一点像你。

我们的童年,曾为一颗糖,为一个玩具而打闹、吵架。我们一起慢慢长大,一起嬉戏打闹,一起做蠢事互相隐瞒,不敢告诉父母。偶尔有人告状,闹一点小脾气,过几天就烟消云散;偶尔有人被父母惩罚,还可以一起求饶,一同担当。
共甘苦,共患难,同分享。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一件衣服要轮流穿,压岁钱是父母给的分分钱,小人书在家里抢着看,这样的生活,却让我们感到那么快乐。有兄弟姐妹的人,是多么幸运啊。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微信卡娃微卡、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yoyo综合编辑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主页面底部菜单,可阅读完整版权声明。

 

文章评论 0条评论

掼得出ggue2 dak5 cak1

释义:有值得炫耀的钱财或学历。例:伊就是掼得出,侬服帖伐?

马上免费学习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下次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查看网站地图